某气态烃0.5mol能与1mol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Cl2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A.CH≡CH | B.CH2=CH2 | C.CH≡C-CH3 | D.CH2=C(CH3)2 |
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至今尚没有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为BaCuSi2O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中不正确是
A.用盐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 |
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 |
C.易溶于强酸、强碱 |
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 |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恢复红色,则该气体一定是SO2 |
B.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用铂丝蘸取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直接观察其焰色 |
C.NH4+的检验:向待检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可生成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 |
D.待检液加入盐酸可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CO32- |
用胶头滴管向用石蜡围成的“spark”凹槽内注入某溶液,即可在玻璃上刻蚀出“spark”的字样,则该溶液是
A.盐酸 | B.氢氟酸 | C.烧碱 | D.饱和食盐水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装置可制取、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
B.图2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
C.图3装置可测量Cu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
D.图4装置可用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
B.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
C.用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的铜:Fe3++Cu===Fe2++Cu2+ |
D.向亚硫酸钡固体中加入稀硝酸:3BaSO3+2H++2NO3-===3BaSO4↓+2NO↑+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