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浙江一带“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这种生产方式的新特点在于( )
| A.小生产者已经丧失生产独立性 | B.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繁荣兴旺 |
| C.市场交易以物物交换为主 | D.棉纺织业开始成为新兴经济部门 |
英国学者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
|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
拉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 B.英国议会通过不《至尊法案》 |
| C.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 D.法国国王颁布了《南特赦令》 |
中世纪的欧洲流行一句谚语:“德国是教皇的乳牛。”该谚语最能说明()
| A.德国是天主教的信仰区 | B.教皇在德国势力相当大 |
| C.德国完全受教皇的控制 | D.教皇对德国的剥削沉重 |
中世纪的欧洲,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这反映了
| A.国王需定期到教皇门前祈祷 | B.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
| 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 D.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
| A |
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
西班牙成为世界工业生产中心 |
| B |
清代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 C |
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1866年后又经过了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
英国已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
| D |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内乱之原因》中提及:“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 |
孙中山认识到军阀和帝国主义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