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于B~C时期 |
B.图甲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
C.图甲若为有丝分裂,则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于C~D时期 |
D.图乙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 |
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将单个核苷酸加到某DNA片段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
B.将断开的两个DNA片段的骨架连接起来,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 |
C.连接两条DNA链上碱基之间的氢键 |
D.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而不能将双链DNA片段末端之间进行连接 |
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载体中的启动子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 |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
小鼠的海拉细胞有氯霉素抗性,通过显微操作,把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的核取出,注入去核的小鼠海拉细胞中,然后将这一杂交细胞培养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杂交细胞持续分裂。这一核移植实验说明海拉细胞的氯霉素抗性遗传属于( )
A.细胞质遗传 | B.细胞核遗传 | C.显性遗传 | D.无法确定何种遗传方式 |
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葡萄糖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
B.叶绿体基粒具有双层膜 |
C.内质网与脂肪的合成有关 |
D.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及高尔基体分泌的 |
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外加生长素浓度(mg/L)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花粉管平均长度(mm) |
0.5 |
3.6 |
5.5 |
6.4 |
5.2 |
3.1 |
0.4 |
0.2 |
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外加生长素浓度为3.0(mg/L)时,是促进花粉管萌发的最适浓度 |
B.外加生长素浓度高于6.0(mg/L)时,对花粉管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
C.外加生长素浓度为0(mg/L)时,花粉管中不含有生长素 |
D.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