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每四年要举行一次总统选举,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驴象之争”。1874年,美国一位画家创作了一幅漫画,画上有一个跷跷板,一边坐着一头驴,代表民主党,另一边坐着象代表共和党。这幅漫画的原意是讽刺两党轮流坐庄的美国政治现实,后来却为两党欣然接受。民主党认为驴于诚实、倔强、信守诺言,共和党则认为大象稳重、务实。所以。直到今天,驴仍是民主党的象征,象也一直是共和党的标志。“驴象之争”就是指两党角逐总统宝座,轮流坐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由“驴象之争”,可以看出美国的政党制度是
| A.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两党制 |
| B.在美国不存在除民主党与共和党之外的其他政党 |
| C.两党仅在美国存在,其他国家不存在 |
| D.两党定期轮流执政,具有固定性 |
两党轮流执政,其本质是
| A.民主党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称贵族党 |
| B.共和党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所以称平民党 |
| C.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代表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 D.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全民的政党 |
2011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我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 C.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据此完成题。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先后批准设立了九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改革”为内容,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①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④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持续而强有力的体制机制支撑。其哲学依据是( )。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不断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 ④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能够揭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的哲学内涵的是( )。
| A.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 B.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才能解决矛盾 |
| C.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具有隐蔽性 |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不可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