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
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商鞅变法采取“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这一措施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使统治集团的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②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 ③削弱了宗室贵族的旧势力④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在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贵族保守势力 B.农民阶级
C.中小地主势力 D.工商业阶层

商鞅变法的意义深远,下列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意义

A.推动封建社会制度的形成 B.秦国通过变法渐渐富强起来
C.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D.为秦国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土地可以买卖 B.土地禁止买卖
C.土地私有出现 D.农业水平提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