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
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的比例为1比2,19世纪初上升为2比3,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的推行 | B.外来移民的涌入 |
C.工业革命的进行 |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在美国西北部,农业机械如果受损,农民用电报告知机械商店受损部件的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新部件,农民自己就能安装。马歇尔所描绘的情
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18世纪中后期 | B.19世纪初期 |
C.19世纪中后期 | D.20世纪前期 |
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率先采用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A.纺织业生产技术简单,易于采用机器生产
B.市场对棉织品的需求增势强劲,推动了技术革新
C.棉纺织业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庞大
D.英国从殖民地获得大量财富,生产所需资金充足
在近代史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把天主教会作为斗争对象,这主要是因为
A.教会是欧洲封建势力的主要代表 | B.教会势力发展严重损害世俗政权利益 |
C.罗马教会势力的扩张损害各国民族利益 | D.当时多数西方国家实行政教合一 |
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①大西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④太平洋
A.①②④ | B.④③① | C.①④② | D.④②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