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5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化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模式改造中国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最后被其绞杀
D.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商品经济活跃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强化文化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对有清一代学术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导致清代学术走向“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B.西学东渐为中学注入新的活力
C.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D.经世致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