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1957年3月25日 签定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 A.美苏两国完全控制了世界 | 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
| C.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D.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已经孕育新的力量 |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 |
|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
| 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 |
| 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
下图为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该时期
| A.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 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 D.世界贸易走向体系化、制度化 |
“紧随西班牙之后崛起……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该国被称为
| A.海盗国家 | B.海上马车夫 |
| C.瓷器之国 | D.香料之国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这个观点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的
| A.可能性 | B.偶然性 |
| C.必然性 | D.突发性 |
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中部和东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这一状况得到改变开始于
| A.郑和下西洋 | B.新航路的开辟 |
| C.富尔顿发明汽轮 | D.丝绸之路的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