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1957年3月25日 签定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国完全控制了世界 | 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
C.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D.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已经孕育新的力量 |
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
A.《时务报》 | B.《国闻报》 |
C.《申报》 | D.《民报》 |
1913年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条令:“自今为始,凡隶届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此政策可能引发()
A.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量锐减 |
C.官办企业私营化 | D.工厂倒闭国家经济动荡 |
近代中国人感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出现于《辛丑条约》签订后 | B.领事官行使行政管辖权 |
C.体现国际法中主权平等原则 | 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
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
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
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 |
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