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市场经济会推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这里的“等价交换”

A.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
B.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C.是从一段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D.表明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7年高考恢复招生;1990年第一次推行标准化考试,使考试更加客观公正;2001年取消对考生婚姻和年龄限制;2003年为避免天气炎热将考试日期提前一个月,使考试更加人性化;2006年实行新课程高考,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高考制度改革的30年历程
①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道理 ②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意味着事物的发展是客观符合主观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在编制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人数”问题,而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A.客观性 B.规律性 C.反复性 D.无限性

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是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是互相制约的
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世界时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的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这是因为

A.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B.真理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C.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