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中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桑丘是15世纪生活在西班牙的一位绅士。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有()

A.读《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富庶非常艳羡
B.西班牙的亨利王子组织人对非洲西海岸进行了探险
C.里斯本的居民聚集在港口,热情地欢迎远航回来的哥伦布
D.在他小时候,一两黄金能买一两胡椒;在他老年的时候,十两黄金才能买一两胡椒

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
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据《阅世编》载:明朝后期上海“棉布盛行,各地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商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的上海()
①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②商业繁荣并且竞争激烈
③出现大宗贸易和长途贩运④商业资本影响到生产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B.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 D.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