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
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
| B.封建文化的复兴 |
|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
| D.现代文化的兴起 |
历史上何种赋税制度和当前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水平最为接近
| A.两税法 | B.方田均税法 | C.一条鞭法 | D.摊丁入亩 |
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①简化了赋税征收手续,将徭役、丁税和土地税合并②加重了小土地所有者的负担,农民大量破产③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取消了人头税,按田亩征收银两,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中,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程度提高的是①租庸调制②两税法③一条鞭法④地丁银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②③ |
一条鞭法虽没有推广开来,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这主要说明
| A.白银作为流通货币价值稳定 |
| B.交银纳税有利于地主阶级 |
| C.按田亩收税的办法仍然可行 |
| D.徭役到明朝中期已完全废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