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是

A.土壤    B.热量 C.植被  D.水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差
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
C.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
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差

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
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
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

下表为我国南方山区某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961年
2005年
耕地面积(km²)
400
521
森林面积(%)
36.79
20.46
气温年较差(℃)
24.1
27.6
年降水量(mm)
1369
1087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m³)
7.1
8.2
水土流失面积(km²)
61
108
粮食总产量(万吨)
9.6
11.9
人口(万人)
41.5
60.1


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①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 )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逐渐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山麓和丘陵地带 B.平坦肥沃的平原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