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凡谈时务、讲西学者,无分朝野,皆不出“中体西用”一途。……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圃于异学。”                                               ——摘自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材料二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摘自康有为《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
材料三《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不可知论、实用主义、自由主义、议会制度和个人主义。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倡导“肄习西学,兼讲中学”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2)材料二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从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对传统思想的态度与材料一、二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分别说出这时俄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从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

材料一: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值得玩味的。
材料二 : 为什么不是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大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
材料三 : 地缘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原因。比利时的弗兰德尔与英伦岛隔海相望,此地就成为英国与大陆贸易往来的集散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为什么?
(2)材料二的描述的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三是否有矛盾?为什么?

16世纪开始,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北大西洋东岸;19世纪下半期开始,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从北大西洋东岸转移到了北大西洋西岸。
(1)概括指出导致这两次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
(2)运用经济常识,联系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原因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说明应怎样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拿破仑征俄失败)国内群众……厌倦征服。……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于军事枷锁之下,屈辱顺从的王朝企图奋起反抗。人人心怀不满。
——《法国革命史》
材料二:他的天才是一种破坏,更非其他。然而,破坏的天才是否定性的东西……拿破仑正是以这种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触的东西都毁坏了。
——引自克莱芒•罗歇《蒲鲁东关于拿破仑一世的未发表的手稿》
材料三: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他所有的军队在西班牙、俄国(1812年)德国(1813年)先后吞噬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
——《法国史》
材料四:谁能预料到这位1800年的开明之士(拿破仑)会变成18年和1813年的疯子
呢?……随着权力来的,总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狂吼。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所述归纳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2)材料二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分析哪些是不对的?请说明原因?
(3)材料三中的分析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材料一 :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靠人力和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就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系列产品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得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科学家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有影响有才干的技工完成的。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有了更重要的作用。渐渐地,他们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制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试简要表述这种关系?
(2)材料二对这种关系作了什么重要的补充?
(3)对材料一中所说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角”,你如何理解?
(4)联系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