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泥沙淤积严重,阻塞河道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水量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关于图中a、b两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河都是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
B.两河都属于印度洋水系
C.两河共同冲积形成了甲国境内的三角洲
D.b河的水能资源比a河丰富

图中a、b两河流域之问的山脉,其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地形 D.降水

图中通往乙城市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保护
B.地表崎岖、冰川广布、地质灾害频繁
C.生态保护、资金短缺、建筑材料运输困难
D.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劳动力不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卡罗住在一个圣诞节几乎全是夜晚的古老小镇。这一天太阳仅出现5.5小时,同样情形也发生在大洋彼岸的哈德孙湾口的印第安小镇上;两镇的纬度虽然差不多,但景观却完全不相同,回答下列各题。
卡罗居住地的纬度约为:

A.北纬40° B.北纬60° C.北纬90° D.南纬70°

两镇景观不同的表现,最可能是指那一项

A.前者多冰蚀地貌,后者多风蚀地貌 B.前者河流不结冰,后者河流会结冰
C.前者多散居村落,后者多集中村落 D.前者居民以采集为主,后者专营渔业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共同特点是水、热配置差 B.两地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产地
C.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能够满足需求 D.两地城市高度密集,都接近消费市场

通常是“桥比路贵”,甲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主要原因

A.节省投资成本 B.提高速度 C.保障旅客安全 D.节省土地资源

下表是某国2000年各项指标占世界的比重(%),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该国是:

A.俄罗斯 B.美国 C.中国 D.澳大利亚

表中的数据各项比重占据世界首位的有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中国海军护航舰艇于北京时间12月26日13时30分从海南三亚某军港出发,标志着中国海军护航行动正式开始。北京时间26号晚,编队穿越了西沙群岛附近海域,在随后的10天左右航程中,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还将经过南沙、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抵达任务海区,总航程4400多海里。
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舰艇编队,北京时间29日6时许依次驶入新加坡海峡,30日进入印度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加坡已旭日东升 B.海峡临近赤道,终年高温多雨
C.在印度洋逆水航行 D.从三亚到新加坡逆风航行

关于索马里的地理环境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
B.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西接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
C.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少数山脉
D.大多数河流属于间歇性河流

索马里海域是近几年内经常出现海盗的海域,那么你认为在这个海域内,海盗经常能截获
①活畜 ②建材皮革 ③香蕉 ④原油 ⑤机械及零配件 ⑥食品 ⑦车辆、纺织品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⑦ D.②④⑤

2008 年 5 月 2 日,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伊洛瓦底省海基岛附近登陆,最高时速达 240 公里。截至 16 日,缅甸强热带风暴造成的死亡人数上升至 77738 人,失踪人数为55917 人,受伤人数为 19359 人。读图Ⅰ和图Ⅱ(图Ⅰ中沿北纬 20°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缅甸所在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频繁 B.经济发展快,生产力水平高
C.缅甸所在半岛为中南半岛 D.与我国河流相连,水运联系便利

2008 年2日登陆缅甸的热带风暴对下列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是

A.水稻 B.小麦 C.棉花 D.黄麻

袭击缅甸的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形成于印度洋,中心风力为

A.8~9 级 B.9~10级 C.10~11 级 D.12 级以上

通常年份,在孟加拉湾形成的强热带风暴在孟加拉国登陆,对缅甸影响不大,而“纳尔吉斯”风灾造成缅甸伤亡惨重,原因最不可能是

A.受灾地区人口稠密,住房不抗风 B.灾发前不能进行准确预报
C.风暴角度和风向罕见,绕过天然屏障 D.沿海地区红树林破坏严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