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图是我国某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年内变化示意图,乙图是该地区不同年代地下水位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平原最有可能是
| A.河套平原 | B.三江平原 | C.鄱阳湖平原 | D.华北平原 |
该平原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①气温逐渐升高 ②径流量小 ③地下水开采量加大 ④降水量逐渐增大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该平原地区的农作物易出现“生理干旱”现象,与之现象相关的环境问题在该地和江淮地区都会发生。则在此地区和江淮地区,上述环境问题发生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 A.春季春季 | B.夏季夏季 | C.春季夏季 | D.冬季夏季 |
东风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校附近某地进行实地考察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学习小组还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该地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读表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表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图中河流的影响是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B.河流含沙量减小 |
| C.河流流域面积增大 | D.河流汛期缩短 |
为更加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
|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
|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
|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
P点在a线上。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a是纬线,P点是晨昏线与a线的切点,则a线的数值范围可能为
| A.66.5°—90° | B.30°—60° |
| C.0°—30° | D.0°—23.5° |
若P点线速度为零,一架飞机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沿最短航线经P点作环球航行,则飞机不可能飞越
| A.太平洋板块 | B.北冰洋 | C.印度洋板块 | D.南极洲 |
若a是晨昏线,P点线速度为零,则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印度开始进入雨季 | B.伏尔加河可能出现凌汛 |
| C.极昼和极夜范围达最小值 | D.黄河正好是调水冲沙季节 |
2011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读图(成渝经济区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部分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铁路经过板块交界处,地质灾害危害大 |
| B.B铁路连接我国中、西部经济地带,有利于加强中西部经济联系 |
| C.C铁路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 D.D铁路线多建隧道和桥梁,其原因是为了节约耕地 |
下列关于城市①和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①水陆交通便利,商品生产能力强,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
| B.从城市交通建设投资比较,城市①的成本大于城市② |
| C.地价和交通是影响两市公租房选址的重要因素 |
| D.汽车尾气是两市大气环境中酸性气体的最主要来源 |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A.80m | B.110m | C.170m | D.220m |
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
| C.道路③最长 |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
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 A.道路③ | B.道路① |
| C.道路①和② | D.道路②和③ |
下图是某地区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A处等值线向高纬凸出,B处等值线与纬线平行,有关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A处海拔高,气温高②A处海拔低,气温高
③B处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④B处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C、D两处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雨量丰富 B.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
C.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D.土壤肥沃,单产高甲、乙两地的数值最可能是
| A.甲为160、乙为140 | B.甲为140、乙为160 |
| C.甲为180、乙为120 | D.甲为160、乙为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