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未来工作重点是改善民生和调整经济结构,真正实现国富民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王原先是国营企业技术人员,后跳槽到股份制民企工作,下表是他收入与消费变化情况
|
年工资收入 |
其它收入 |
食物支出 |
旅游支出 |
总支出 |
80年 |
500元 |
0 |
400元 |
0 |
480元 |
90年 |
5000元 |
120元 |
2300元 |
800元 |
4800元 |
2010年 |
100000元 |
45000元 |
12000元 |
12000元 |
48000元 |
材料二 为了抢占世界新能源汽车制高点,国家将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今年6月国家出台政策给每台新能源车生产厂家补贴,最高达6万元,目的是让企业降低成本和价格,鼓励消费者购买。
(1)上述图表说明什么经济问题?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变化原因。
(2)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原理,说明国家政策将带来哪些积极效果。
(3)根据“绿色经济—重庆模式”提示的信息完成下表
措施 |
经济学依据 |
关闭污染企业 由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走新型工业道路 |
十二五计划,非农业增加值达95% 西永微电子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15% 服务业人员比重提高到45% |
① |
修订《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将环保纳入重庆十二五规划 |
② |
重庆的银行对高能耗和高污染型企业严格控制贷款,对已发出的贷款进行追踪、监督,防止“二高”企业的贷款风险,加大对环保企业的绿色贷款。 |
③ |
2012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海南全力以赴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全省民生支出546.95亿元,同比增长33.5%,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0.2%,新增财力的60.5%投向民生领域。
在财政支持下,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量大为增加,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分别比国家要求提前2年和1年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比以前更加和谐。
2012年,海南省将继续加大民生支出,在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思源学校建设、农村养老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海南改革发展的成果。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海南省财政加大民生支出这一决策的合理性。
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海南省领导就考虑到,洋浦尽管没有港口,但岸线资源丰富;土地贫瘠,虽然不适合种植农作物但却挺适合作为工业用地。遂将其申报国家级开发区。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为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成立初期,借鉴其他一些开发区的经验,热衷于房地产炒作,在泡沫破灭后一度很长时间陷入沉寂。之后,海南省政府逐渐改变开发模式与策略,引进了炼油厂与纸厂两家大型企业;这几年,又在此基础上延长石油化工产业链。如今,开发区工业蒸蒸日上,形势十分喜人。
请回答: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 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 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府确定的十项措施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府确定的十项措施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材料一在胡锦涛总书记作的十七大报告中,用了两个段落细致阐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思路。“公平”二字被置于相当显著的位置。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材料二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的上限);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速为4%~5%;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
(1) 目前我国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 怎样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实现社会公平。
在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备受公众关注的新时期“广东精神”表述语征集 活动成果正式“出炉”。 广东人民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而且铸就了“厚于德、诚于 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新时期广东精神,既体现广东的传统,同时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 要求,成为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强大精神动力,引领幸福广东的建设,不断满足人民 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