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
| 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
1992年某日,莫斯科某学校一历史老师在上课时表示:“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因为他()
| A.反对政府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 B.对社会剧变感到茫然不解 |
| C.惋惜苏联的历史走向终结 | D.感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 B.建立北约组织 |
| C.实施马歇尔计划 | D.实行军事援助 |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后,俄国布尔付维克党决定改变战略,并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这表明()
| A.暴力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选择 |
| B.七月流血事件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
| C.布尔什维克党日益走向成熟 |
| D.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
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 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
| 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
| 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
| 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