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主要在东北一带犯下罪行的日军细菌部队是
| A.甲午战争时的侵华部队 | B.日本731部队 |
| C.“荣”字第114部队 | D.“波”字第8604部队 |
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该材料说明
|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
| 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
| 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
|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
1912年1月5日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在一封信中写道:“《官话报》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强烈支持清廷的报纸,但该报昨天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材料说明
| A.辛亥革命已取得完全胜利 |
| B.民主共和已成大势所趋 |
| C.清帝已经决定宣布退位 |
| D.南北和谈已经取得成功 |
容闳在《太平军中之访察》一文中说:“干王(洪仁玕)居外久,见闻稍广,故较各王略悉外情,即较洪秀全之识见亦略高一筹。”最能说明洪仁玕“略高一筹”的是
| A.创立拜上帝教 | B.筹划金田起义 |
| C.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 D.提出《资政新篇》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站在西方立场上作出的结论 |
| B.未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
| C.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
|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