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
C.该日记是记载圆明园遭劫![]() |
D.该日记应该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下图的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 Leec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条约(TREATY)的是()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
B.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 |
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
D.攫取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
下表中所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
结论 |
|
A |
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
盐酒税成为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B |
东晋雕塑家、画家戴逵,铚县(今濉溪临涣)人,擅长佛教雕塑,被誉为“中国式佛像之父”。 |
戴逵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洛神赋图》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
C |
明清棠樾牌坊群,每座牌坊都有情感交织的故事,父慈子孝的,乐善好施的,守节的等。 |
建立牌坊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封建宗法制统治。 |
D |
安庆内军械所的“内”,至少含有以下几层含义:内部供应;内部使用;技术完全来自中国国内。 |
他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
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有学者认为这是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契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 B.社会形态转变 |
C.国力对比变化 | D.文化途径迥异 |
下图是宋代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她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受挫的1082年。《黄州寒食诗》通篇跌宕,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这一作品()
A.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纵情 |
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 |
C.雅俗共赏,字形斜正交错 |
D.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 |
下表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金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州 |
道 |
路 |
行省 |
布政司 |
省 |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