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亚里士多德 | B.伽利略 | C.牛顿 | D.爱因斯坦 |
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 N、30 N、80 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15 N 30 N 40 N | B.15 N 30 N 80 N |
C.0 0 40 N | D.40 N 40 N 40 N |
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①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
②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A.L2>L1 | B.L4>L3 | C.L1>L3 | D.L2=L4 |
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移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在途中给出的该质点在前3 s内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