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B.商品生产![]() |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
随着80后、90后逐渐主导消费市场,普通T恤已经越来越难卖了。相反,追求个性表达的T恤却特别抢手。在商场一些个性商店和网络商店里,各种独具特色的个性T恤定制方式倍受年轻人的青睐。这是商家抓住了消费者的:
A.攀比心理 | B.从众心理 | C.求异心理 | D.求实心理 |
我国传统粮食对肉食对蔬菜的比例从8:1:1转向4:3:3.这说明我国居民
①享受资料的消费不断增长②大众化消费增长较快
③消费水平得到提高④消费结构趋向合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 。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 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
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5年国庆节假日期间,全国出行人数创新高。对出行者来说,飞机和火车可以互相替代的交通工具。如果飞机票上涨,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
A.乘飞机的人增多,乘火车的人减少 |
B.乘火车的人增多,乘飞机的人减少 |
C.乘飞机和乘火车的人都增多 |
D.乘飞机和乘火车的人都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