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大致相同的6块,每块均带有芽眼。取6个同样大小、质地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泥土,将每块分别埋于6个花盆的泥土中5cm深处,按下表要求连续管理培植20天。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光照、水分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
| B.如果经过较长时间后2号长出了幼苗,预计会出现“黄化”现象,因为无光,不能形成叶绿素 |
| C.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出芽生殖 |
| D.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根系缺氧 |
用某种药物处理大鼠,其肝细胞受到刺激开始细胞分裂,导致肝体积增大。当药物作用停止后,发生凋亡的肝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加,使得一周之内大鼠的肝就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对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速率来维持组织器官细胞数量的稳定 |
| B.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均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 C.肝脏体积增大过程中,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
|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
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体细胞内C0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②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假说-演绎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
③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④在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含量变化和细胞质的分裂
⑤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对等位基因
| A.①③⑤ | B.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④ |
将水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每隔一段时间移动白炽灯增大其与大试管的距离,测定在不同距离下水绵产生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适宜不变,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时限制气泡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光照强度 |
| B.a点与c点的干重相比较,a点较c点少 |
| C.a点时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产生ATP |
| D.若培养液中缺镁,则a点应向右移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②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③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④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⑤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⑥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
⑦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
⑧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
A.①②⑦⑧B.①②③④C.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 h时,两组幼苗均己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
| B.6 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 N0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 C.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K+, N03-)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