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示意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 B.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
C.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 B.b为上升气流 |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 D.d为上升气流 |
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 B.甲乙都是陆地 |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 D.甲乙都是海洋 |
资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的速度较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越快,农业劳动力效益增幅就越高,反之则低。
根据资料和图5回答题。
1. 图示各省(市)2000~2005年劳动力收益增幅最大的是
A.江苏省 B.北京市 C.海南省 D. 上海市
2.北京市农业劳动力效益最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技术水平高 B.农产品价格高,市场广阔
C.农村土地价格上涨 D.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回答题。
1.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高低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③水流速度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松花江防汛部门,密切注意P河段冰情,采取的合理手段是()
A.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
B.利用GIS技术,定位冰块的流淌速度
C.利用R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
D.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封冻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题。
1.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
2.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B.地势逐渐降低 C.含沙量显著增大D.结冰期逐渐变短
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2、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种植的是
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表(2006年)
省(区)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
① |
34.3 |
532.5 |
1865.8 |
15.8 |
② |
53.5 |
1539.1 |
727.9 |
15.0 |
③ |
51.9 |
542.4 |
404.4 |
0.4 |
④ |
31.1 |
361.0 |
184.6 |
2.0 |
1.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