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16“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回答:
如果水分条件相同,那么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 A.无植被耕地 | B.人工草坡 | C.柏树林 | D.天然草坡 |
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石漠化 | B.泥石流 | C.沙化 | D.滑坡 |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应是
| A.在上游和下游控制凌汛 | B.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
| C.在干流兴建一系列大中型水利枢纽 | D.在下游加固河堤,开展引黄淤灌 |
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有
| A.江汉平原和辽河下游平原 | B.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和洞庭湖平原 |
| C.成都平原和南疆 | D.江淮地区和鄱阳湖平原 |
读下面自然保护区、宗教名山、古都(六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不含六大古都)分布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
|||||||
| A |
B |
C |
D
|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39~40题。
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 B.逐年上升 |
| C.升高约2.1℃ | D.波动上升 |
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②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③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④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7~38题。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
| B.乙地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
|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
| D.丙地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
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其原因是
| A.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小 |
| B.甲地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大 |
| C.甲地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多 |
| D.甲地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