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问题探究题(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步骤:①了解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②分析“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③理解停止开发三江平原荒地的原因。
三江平原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由于长期的构造下陷和三江的泥沙堆积,形成低洼平坦的平原。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夏秋,冬季严寒漫长的冷湿气候,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粘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世界上把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在历史上有“北大荒”之称。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了“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
(1)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布?
(2)“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
(3)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且加以保护?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环境污染】
2014年11月8日,中国进入举世瞩目的“APEC时间”,风起云涌的政治议题还在酝酿,头顶上的蓝天就已抢占头条。连日来,北京等6省市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逐渐显效,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APEC蓝”迅速成为热词。“APEC蓝”与重霾天气形成鲜明对比,它向整个社会表明:不用北风劲吹,无需暴雨猛打,只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雾霾是可以治理的”。
(1)试分析“APEC蓝”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2)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简析其原因。

【自然灾害】
冻雨是冰水混合物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我国冬季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2015年1月29日,贵州遭遇今年首场大范围冻雨天气,20个县市出现冻雨和电线结冰。

(1)简述贵阳冻雨的危害。
(2)简述冻雨的防治措施。

【旅游地理】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的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甲、乙两省2008年有关旅游发展的数据统计表

省份
旅游总收入(亿元)
入境游客(万人次)
国内游客(亿人次)

1088
70
1.75

2250
540
2.09


(1)每年夏季乙省有大量游客前往甲省旅游,分析其原因。
(2)简述甲省旅游收入明显低于乙省的原因。

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同时也是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在沿海滩涂上建有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
资料二:“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资料三: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盐城湿地广布的原因。
(2)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4)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阅读我国宁夏地区图文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宁夏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亮点,但在2007年宁夏自治区政府严格控制全区水稻种植面积,在推出的《水稻种植优化布局与发展规划》中明确丰水年份水稻种植稳定在100万亩,缺水年份控制在80万亩以内。
资料二宁夏局部地区地理要素图

(1)读图描述图示地区降水量总体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描述图中常年河的上游开发利用的重点方面及原因。
(3)宁夏推出的《水稻种植优化布局与发展规划》中调控水稻种植面积的的政策,请从有利角度分析这一政策。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