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
|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
|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
2013年11月13日世界气候大会在波兰华沙开幕,会议推动各国政府在2015年达成一个全球性气候协议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包括一些重要的新决议,通过保护森林、节能和灾害预防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有关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大 | B.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
| C.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 | D.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 |
当前可采取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主要有
①植树造林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④加强国际合作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读下图,若图中所示的是海陆热力环流,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
| B.②表示低气压吹向高气压 |
| C.③表示受热膨胀上升 |
| D.常出现在夏季白天 |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图为“地震发生示意图”。图中地质构造为
| A.背斜 | B.向斜 |
| C.断层 | D.凹陷 |
下图为“地球各圈层间的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 B.下渗 |
| C.降水 | D.径流 |
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生长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
|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
| C.地壳物质循环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
|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
下图为某海域中低纬度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关于图中洋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洋流为自西向东流的暖流 |
| B.②洋流为自北向南流的暖流 |
| C.③洋流为自西向东流的暖流 |
| D.④洋流为自南向北流的暖流 |
图中a、b、c、d四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A.a | B.b | C.c | D.d |
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