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风闻言事,谓古时御史等任监察职务的官员可以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也泛指据传闻向上检举官吏。在古代成为监察官员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②重职能轻证据
③凸显出古代在监察方面法治的缺失
④与现代检举制度不谋而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民主”一词,可谓历史悠久,《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昌遂据江夏,造妖言云:‘当有圣人出为民主。’”上述材料体现了

A.我国古代已具备朴素的民主意识 B.反专制思想的历史渊源
C.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意识 D.初具民主宪政体制特点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废中正,行科举 D.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下列是原始史料的是

A.孟子,名轲,邹人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民贵君轻 D.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

“夏朝建立,虽然专制的世袭取代民主的禅让,但禹在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初步建立了军队、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这一切,为后来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述材料肯定禹的贡献主要采用的评价史观是

A.整体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阶级史观 D.文明史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