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点的地理位置为_____________;B点的对跖点的地理位置为 。
图中A、B、C、D、E五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
某人从D地出发,依次向西、向南、向东、向北各走20 km,最终回到出发地的 。
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从D地飞往E地,最合理的航向为 。
若DE之间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若将上图放大三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
A点位于B点的 方向;B点位于D点的 方向。
如果一架飞机于当地地方时12:00从B地出发向北飞行,3小时后到达C地,飞机飞行距离约为
km;若另一架飞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从E地开始沿纬线向D地飞行,则该飞机全程飞行需要 小时,到达D地时,D地的地方时为 时。
农业上一般认为,≥10℃积温(全年连续≥10℃日均温之和)2000℃等温线代表了种植水稻所需的最低积温线,积温达2300℃时,水稻可以稳定生长。读黑龙江省1980—1984年和1994—1999年积温均值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黑龙江≥10℃等积温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
(2)简述甲河的水文特征。
(3)分析乙地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
(4)≥10℃积温的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A高原是一个相对闭塞的高原,周围山地海拔多在3000m以上,中部高原与盆地海拔多在900m~1500m之间。其气候特点是温差大,雨量少,年降水量的75%集中于1~4月,为冬雨型气候。除高原边缘的迎风多雨的山地有森林外,其余区域主要为荒漠或草原植被。
(1)简述A高原的地形、地势特征和图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2)试分析A高原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3)请你为图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1)E河段的汛期在__________季,补给方式主要为__________。
(2)简要说明G曲线较平稳的原因以及与流域防洪防汛的关系。
(3)简要分析G河流河口地区形成世界著名大港的有利区位条件。
河段 |
开发利用 |
流域 |
|
地形、气候条件 |
农业发展方向 |
||
E |
|||
G |
(4)分析E、G两河段及流域的开发利用条件与方向,完成下表。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2)该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请简要分析成因。
(3)图中P为省会城市,它是市,简要回答该市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
座 号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下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约1578米。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二: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怒江州海拔1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
(1)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
(2)为什么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
(3)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