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传媒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军人在满洲、北平、上海、浙江、海南等地的活动照片,你认为最失实的是

A.“欢呼胜利” B.占领海口 C.骑骡子 D.救民于水火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斯大林执政时期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C.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D.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戡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笊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1945年,8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 “胜利燦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重压 B.外国资本的侵蚀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鸦片战争后,福州官员上奏反映“松太布市,销减大半”,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土布质量不及进口布 B.南方失去经济中心地位
C.列强掠夺使市场萎缩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