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曾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宣称:“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
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是指
A.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 B.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
C.世界市场中的自由贸易制度 |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年份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工厂数(家) |
46 |
46 |
12 |
2 |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狭缝中艰难成长 |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
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张之洞近二十年的惨淡经营,使鄂由一个深居腹地、经济文化均处中等发达程度的省份,一跃成为晚清全国最重要的机器工业中心之一,某些工业门类在当时的东亚也占据领先地位。”材料中的“某些工业门类”主要是指( )
A.轮船制造业 | B.煤炭制造业 |
C.钢铁制造业 | D.塑料制造业 |
下面是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农民穷困,购买力低 |
B.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外流 |
C.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 |
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