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0 mol/L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盐酸的体积,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水(约30 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的玻璃塞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的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B.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进行定容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在配置前用已知浓度的稀盐酸润洗容量瓶
(4)现将200 mL 0.3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80 mol/L CaCl2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向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5.3 g Na2CO3固体,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有_________g。
(5)在标准状况下,将______________L HCl气体溶于1000 mL水中(水的密度为1 g/cm3),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2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醛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 ℃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如下:
物质 |
乙醛 |
乙酸 |
甘油 |
水 |
沸点/℃ |
20.8 |
117.9 |
290 |
100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 ℃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
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当试管A内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甘油”或“水”)。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
所提供的药品有:pH试纸,红色的石蕊试纸,白色的醋酸铅试纸,碳酸氢钠粉末。实验仪器任选。
该方案为(简述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具有绿色环保性能的PETG新材料,PETG新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且对周边环境不构成任何污染。
PETG的结构简式为:
已知:
(2)RCOOR1+R2OHRCOOR2+R1OH(R、R1、R2代表烃基)
这种材料可采用下列合成路线: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②⑥加入的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
(4)合成时应控制单体的物质的量:
n(D)∶n(E)∶n(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m、n表示)。
(5)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
A.MnO2和浓盐酸 | B.Zn和稀硫酸 |
C.MnO2和H2O2 | D.CaCO3和盐酸 |
(2)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同学认为这是因为过氧化氢是二元弱酸(H2O2H++
)消耗了OH-,而使酚酞褪色;乙同学认为,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红色消失。试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验证甲、乙两同学的解释哪个正确。
(3)久置的油画的白色部位(化学成分为PbSO4)常会变黑(化学成分为PbS),用双氧水擦拭后又可恢复原貌,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