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在词中吟咏的“一桥”建成于
A.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 D.生产关系的变革 |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B.“另起炉灶” |
C.“一边倒”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中美联合公报》 | B.《告台湾同胞书》 | C.“一国两制”构想 | D.“九二共识”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
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
B.《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
C.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D.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