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施肥情况 |
尿素 CO(NH2)2 |
磷酸二氢钾 KH2PO4 |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
硫酸铵 (NH4)2SO4 |
不施肥 |
小麦收获量 |
55.56 |
65.26 |
56.88 |
55.44 |
55.11 |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A.K | B.N | C.P | D.S |
右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错误的说法是
A.Ⅰ过程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是通过Ⅱ过程实现的 |
C.一个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C细胞有4种基因型 |
D.该哺乳动物为雄性个体 |
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A.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
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
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 |
不属于造成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原因的是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
B.适度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
C.环境污染 |
D.外来物种的入侵 |
建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对区内各种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加以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这种保护措施称为
A.就地保护 | B.易地保护 |
C.迁地保护 | D.离体保护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体现了该生物资源的
A.经济价值 | B.潜在价值 |
C.直接价值 | D.间接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