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的长轨道形状如图所示,底部为半圆形,其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两质量相同都为m的小环用长为R的轻杆连接在一起,套在轨道上.将A、B两环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A环距离底端为2R.不考虑轻杆和轨道的接触,即忽略系统机械能的损失,求:
(1)A、B两环都未进入半圆形底部前,杆对A的作用力F;
(2)当A环下滑至轨道最低点时,A、B的速度大小;
(3)在A环下滑至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时,杆对B所做的功WB;
在“伏安法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测量并记录多组路端电压和相应电流值,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与预想的实验结果不一致。由实验数据来分析,他所连接的电路可能是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的()
U/V |
0.60 |
0.70 |
0.80 |
0.90 |
1.00 |
1.10 |
I/A |
0.18 |
0.21 |
0.25 |
0.27 |
0.30 |
0.33 |
冬、春季节降水量小,广东沿海附近江河水位较低,涨潮时海水倒灌,出现所谓“咸潮”现象,使沿海地区的城市自来水的离子浓度增高,水质受到影响。
为了研究咸潮出现的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装上两个橡胶塞和铂电极,如图13(a)所示,两电极相距L=0.314m,其间充满待测的河水。安装前他用如图13(b)游标卡尺(图为卡尺的背面)测量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13(c)所示。
他还选用了以下仪器:量程15V、内阻300kΩ的电压表,量程300μA、内阻50Ω的电流表,最大阻值1kΩ的滑动变阻器,电动势E=12V、内阻r=6Ω的电池组,开关等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图14坐标中包括坐标为(0,0)的点在内的9个点表示他测得的9组电流I、电压U的值。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测量玻璃管内径时,对应图13(b)中的游标卡尺中的A、B、C三部分中的哪一部分与玻璃管内壁接触(填代号);
(2)玻璃管的内径d多少mm;
(3)求水的电阻率ρ多大;(要写推导和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如图15中的仪器实物部分已连线,将其他部分连接成能测出图14数据的实物连接图;
(5)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先滑至哪端。
某学生用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的器材(如图8所示)来做验证钢球从斜槽上滑下机械能守恒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把斜槽固定在实验台边沿,调整斜槽出口使出口处切线水平。
(2)出口处拴重锤线,使出口处的投影落于水平地面的O点,并在地面上铺复写纸、白纸。
(3)从斜槽某一高度处同一点A从静止开始放球多次,找出平均落地点P,则①如果斜槽厚度不计,应测量的数据有
②根据所取的数据字母写出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
传感器是自动控制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位移的电容式传感器电路。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S一小段时间后,使工件(电介质)缓慢向左移动,则在工件移动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填“方向由a至b”或“方向由b至a”或“始终为零”)
一组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正确的方法操作,测定了六组摆长L和周期T的对应值,为求出重力加速度g,四位同学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从测定的六组对应值中任意选取一组,用公式![]() |
B.先分别求出六个L的平均值![]() ![]() ![]() |
C.先分别用六组L,T的对应值,用公式求出六个对应的g值,再求出这六个g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
D.根据测量值在坐标纸上作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