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为120°E和60°W组成经线圈的海陆分布示意图(实线段为陆地,虚线为海洋,字母表示各地),读图回答:该经线圈穿过的六大板块数为
A.3个 | B.4个 | C.5个 | D.6个 |
关于从丙到丁最近路线描述正确的是
A.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
C.先向正北,后向正南 | D.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
乙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与其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 |
B.有上升流,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
C.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 |
D.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商品率高 |
B.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
C.丙地区土地广阔,灌溉水源充足 |
D.丁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牛为主 |
读下图,回答各题。图例甲、乙代表的粮食作物应是
A.甲—小麦 | B.乙—玉米 | C.甲—高粱 | D.乙—水稻 |
立足本地资源,该地区应建立的工业部门有
A.化学工业 | B.纺织工业 | C.石油工业 | D.钢铁工业 |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黄土广布 | B.东北平原土壤肥沃 |
C.云贵高原地形平坦 | D.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 |
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 B.东北地区酸雨危害严重 |
C.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 D.华南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 |
下列各地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地区优势的是
A.藏北高原——沼气 | B.内蒙古高原——风能 |
C.四川盆地——太阳能 | D.浙江——潮汐能 |
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
1980 |
1985 |
1990 |
1995![]() |
比重增减 |
||||
东部 |
52.3 |
52.9 |
53.8 |
58.3 |
+6.0 |
||||
中部 |
31.2 |
31.1 |
29.8 |
27.6 |
-3.6 |
||||
西部 |
16.5 |
16.0 |
16.4 |
14.1 |
-2.4
|
下图是我国气温年较差分布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四大盆地的气温年较差均比周围地区大 |
B.山地气温年较差比周围地区大 |
C.东部季风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 |
D.受冬季风影响小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