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上图中各序号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全球变暖导致原本就短缺的淡水资源更加紧张,向海洋索取淡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某高中生设计了一套海水淡化装置(上右图)。
(4)如果选择一些地区推广这套装置,需要设计一个方案来评选哪些地区适用这套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列出必备的评选条件。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a)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3)图(b)中a、c、d三点中,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__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点。
(4)a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____小时;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点钟,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
(5)此时地球位于_________附近,公转速度较_________。
(6)有一架飞机从b 点飞往c点,要求走最近的航线,其航向变化过程是 ______________。
图17中,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请回答: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①该地位于_____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_____月(7月或1月)。此时北太平洋上形成_____ 气压。②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_____(山谷、山脊)。
(2)设该图示为等高线图,则:①该地形是_______。
②下面所示的剖面图6—21—28中属CD剖面图的是_______。
③B处气压比D处_______,说明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该图示为等压线图,则:
①该处是_______。
②若该处在北半球,则A点吹_______风。
③该地天气状况_______。
(4)设该图示为大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则:海轮运行至A、B、C、D四处时,吃水最浅的是_______
地。
(5)设该图示为等震线图,则:
①A、B、C、D四地中,破坏最严重的是_______,原因是。
②A、B、C、D四地测得的震级大小有何特点。
读右图填空:
(1)A点的高度是米,B点的高度是米,A点大约在B点的方向
(2)图中整列山脉的坡较陡,坡较缓。(填字母)
(3)D点比C点高出米,这是指D点对C点的高度。
下图为6月22日从北极点上空所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部分)(图15),N为北极点,弧AB.AC.AD皆与极圈相切于A点。
(1)图中能表示晨昏线的是,该段弧线是(晨、昏)线。
(2)该日,A点的昼长为小时,C点夜长为小时,E点早晨时日出。
(3)该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
(4)如果此时全球刚好分属6月21日和6月22日两个不同的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读右图回答问题。
(1)这幅图表示的是月日光照图,判断的依据是。
(2)写出下列各点的时间:
ABCD
(3)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
(4)此时昼夜长短之差最小的点是在点。
(5)从这一天开始到12月22日,地球绕日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