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昼夜状况示意图,图中BC为晨昏线,∠ABC等于23°26′,回答:在图示状况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能是
A.23°26′S,60°W | B.23°26′N,150°E |
C.23°26′S,90°W | D.23°26′N,120°W |
当∠ABC由最小值增大至图示状况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达最大值 |
B.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 |
C.昼半球的范围逐渐扩大 |
D.极圈内的极昼、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向就是风的去向 |
B.近地面的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
C.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 |
D.地转偏向力不改变高空的风向 |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比较()
A.Pa>Pb;Ta>Tb | B.Pa<Pb;Ta<Tb |
C.Pa<Pb;Ta>Tb | D.Pa>Pb;Ta<Tb |
若图所示为北半球的热力环流,c、d之间的风向为()
A.东风 | B.东北风 |
C.南风 | D.西南风 |
若a点在重庆某郊区,b点在城市中心,晚上Q地的风向为()
A.东风 | B.东北风 |
C.南风 | D.西南风 |
若a点在北太平洋上,b点在同纬度的陆地上,白天Q地的风向为()
A.东风 | B.东北风 |
C.南风 | D.西南风 |
大气的受热过程也是热量在太阳、地面、大气之间传递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① | B.② | C.④ | D.⑤ |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箭头是()
A.② | B.③ | C.④ | D.⑥ |
若①表示某种作用,④⑤⑥分别表示某种辐射,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①可能增强④可能增强⑤可能增强⑥可能增强
A.①④ | B.④⑤ | C.⑤⑥ | D.①⑤ |
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有关的是()
A.高处不胜寒 | B.雨后天更蓝 |
C.霜重见晴天 | D.瑞雪兆丰年 |
如图表示12月10日四地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图中属于南寒带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四地中,线速度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A.丁丙甲乙 | B.乙甲丁丙 |
C.乙甲丙丁 | D.丁丙乙甲 |
该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处在近日点附近 | B.地球处在远日点附近 |
C.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 D.地球自转的速度较快 |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下列小题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 | B.13时 |
C.16时 | D.19时 |
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东方 | B.西方 |
C.南方 | D.北方 |
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9月21~30日 | B.10月1日~10日 |
C.10月11~20日 | D.10月21~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