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全国GDP排名前三位省市相关情况统计
省份 |
实现生产总值 |
投资 |
实现消费额 |
外贸总额 |
GDP含金量全国排名 |
|||||
亿元 |
增长% |
位次 |
亿元 |
增长% |
亿元 |
增长 % |
亿美元 |
下降% |
||
广东 |
39081.59 |
9.5 |
1 |
13353.15 |
19.5 |
14892 |
16.3 |
6111 |
10.8 |
8 |
江苏 |
34061 |
12.4 |
2 |
18751.6 |
24.5 |
11484.1 |
18.9 |
3388.3 |
13.6 |
23 |
山东 |
33805.3 |
11.9 |
3 |
19031 |
23.3 |
12363 |
19.1 |
1386 |
12.4 |
28 |
注:GDP含金量(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人均GDP。
材料二:山东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落实“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战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繁荣文化作为推动富民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推动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9年文化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增长15%以上。
材料三:山东省财政设立20亿元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引导资金,向发展新兴产业倾斜;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每年21亿元,其中70%以上用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山东经济发展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重视文化建设对山东经济发展的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三对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的启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某校高三(2)班同学决定开展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关注、我参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增长,民众收入增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同学们就学校所在地城市的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状况通过调查获得以下数据:
项目 年份 |
食品消费支出 (元) |
文化消费支出 (元) |
其他消费支出 (元) |
2006年 |
8000 |
1600 |
10400 |
2009年 |
9000 |
2000 |
14000 |
2011年 |
10500 |
3000 |
16500 |
注:按照国际一般标准,当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时,居民的文化消费应占家庭消费的20%左右。
材料二 2012年起,该市实施“文化惠民三年工程”,每年由市财政下拨1000多万元为每个居(村)委会配送文化资源。配送文化资源流程图见下:
(1)请分析材料一中该市近几年来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谈谈材料二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社会生产的最基本资源之一。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某市物价局将组织召开水价调整方案听证会。在水价调整方案中,拟全面实施阶梯式水价(基本特点是用水越多,水价越贵);全面实行工业、商业、服务业、流通业等行业同水同价;并适度提高水价,补偿因供水建设投入、水资源费上调等因素所产生的新增成本。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次水价听证会将设若干名正式参加人和旁听参加人。市物价局将按规定公告听证方案,并将根据听证会参加人的意见修改、完善方案后,报市政府审批。
此次拟召开听证会的消息公布后立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市自来水公司向物价局提出了适当提高自来水价格的申请,某政协委员认为物价局是中立部门,不应为自来水公司说话,广大市民建议阶梯水价的梯度设置必须要合理,并说不反对阶梯式水价,但反对普遍涨价。此外,除了价格,有关专家要求政府也要关注如何确保上游水源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某市自来水公司提高水价申请的原因。如何理解“市民并不反对阶梯式水价,但反对普遍涨价”?
中国经济似乎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进一步有通货膨胀之嫌,退一步是通货紧缩阴影。中国的物价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下跌的局面,但最近几年出现了逆转。对此,经济学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中国经济已经开始摆脱通货紧缩的阴影,步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不会出现,近期的价格是温和增长。
有人认为,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请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谷歌公司因不满中国的网络审查退出中国的事件中,美国政府对中国网络自由的无端指责,使中国人领教了美国的网络霸权主义。如果我们不具备自有的“云计算”实力,那么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为了满足应用需要将别无选择地通过美国公司的“云计算”中心存储和处理各类数据。同时,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受制于国际IT巨头制定的信息化标准和规则。有关专家和媒体呼吁要维护我国的网络安全。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和绥四方、礼通天下”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⑴请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完成问题:我国应通过哪些途径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⑵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 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和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
乙组同学认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应该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早日达成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说明如何加强环境法治建设。
丙组同学认为,尽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环境污染的“拐点”不会自然到来,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污染。倡议同学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关注绿色未来;从自己做起,自觉树立绿色消费观,共建共享低碳新生活。
(3)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