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
|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
|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
右图为名画《马斯顿荒原之战》,展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次著名战役。导致这次内战的矛盾双方是( )
| A.英格兰与苏格兰 |
| B.议会与王权 |
| C.新贵族与旧贵族 |
| D.农民与国王 |
面对内战初期的屡战屡败,议会军进行了军队改革,建立了“新模范军”。“新模范军”的主要组成力量是( )
| A.自耕农和资产阶级 | B.手工业者和资产阶级 |
| C.自耕农和手工业者 |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 )
| A.查理一世上台执政 | B.长期议会的召开 |
| C.苏格兰人民起义 | D.《权利请愿书》的通过 |
1640年英国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主要是因为长期议会( )
| A.拒绝通过新的征税法案 |
| B.一开始就决意要夺取国家政权 |
| C.要求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 |
| D.拒绝支持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
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可见作者认为( )
| A.历史作品带有主观性 |
| B.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 |
| C.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 |
| D.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偏见研究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