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哈孟德夫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③打击了对理性王国的憧憬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的《世界文明史》认为:“路德由于他的因信得救学说而与罗马决裂;德意志群众之所以追随他,主要是因为他们卷入了宗教民族主义的浪潮;王公们之所以立路德教为其辖区官方教会,主要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绝对的政治主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因信称义否定了罗马教皇的原有权威 |
B.统一的德意志宗教民族主义情绪浓厚 |
C.路德教适应了世俗王权的需求 |
D.多种因素导致马丁·路德反叛罗马教廷 |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
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里的“两大潮流”是指()
A.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 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
C.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 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
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 B.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
C.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 D.慨叹人生短促,认识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