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含Ca2+、Mg2+、Si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3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实验
的结果不能说明( )
A.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
B.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
C.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 需要量小 |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 |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消毒、倒平板 |
B.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以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碳源 |
C.配置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
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基因 |
B.模仿蝙蝠发明雷达,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C.建立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
D.酸雨、沙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 |
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 |
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 |
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 |
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 |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
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 |
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也属于信息传递 |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
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 m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