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④表示地下径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多年平均状况看,参与循环的水量②=①+③+④+⑤ |
B.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 |
C.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②环节施加的影响 |
D.⑤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因素的影响 |
读两广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在我国“东糖西移”格局中,广西是广东省甘蔗种植和制糖业的主要承接区,其比较优势在于
A.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 | B.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
C.热量丰富,技术先进 | D.土地廉价,用工成本低 |
为推动珠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省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A.西电东送 | B.水土保持 |
C.航道建设 | D.劳务输出 |
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原因是
A.流域面积最小 | B.河流长度最短 |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 | D.水土流失严重 |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该区域近年来
A.河流径流量增加 | B.地下水位不断回升 |
C.区域内的水资源基本满足需求 | D.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
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 | B.珠江三角洲 |
C.华北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2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南北皆旱 | B.南涝北旱 |
C.南旱北涝 | D.南北皆涝 |
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A.冬季风减弱 | B.夏季风减弱 |
C.海陆热力差异减小 | D.温室效应加剧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与PQ河段相比,MN河段
A.流速较慢 | B.河道较窄 |
C.流量较小 | D.河床较浅 |
12.甲市7月降水日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
B.夜晚近地面出现逆温,水汽易凝结成雨 |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 |
影响该区域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资源 | B.气候、地形 |
C.交通、地形 | D.政策、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