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人们设想在白令海峡打隧道、架大桥,并修建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铁路,创造现代人类跨越“天堑”的奇迹。
材料二 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北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但由于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西北航道有望实现通航。

(1)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从天津到洛杉矶的海运航线可以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加利福尼亚寒流。
(2)第21届冬奥会于2010年2月13日至3月1日在温哥华举行。结合温哥华的气候资料,说明其适宜举办冬奥会的优势自然条件。

(3)在从北大西洋进入北太平洋的海运航线中,与巴拿马运河航线相比,“西北航道”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4)该设想铁路沿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在可行性论证时需要对铁路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模拟预测。你认为该模拟系统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资源和人才、技术的缺乏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读“我国西北某一地区的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伸人沙漠的楔形绿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历史名城埋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如该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业,为解决耕地的用水不足问题,在a处上游筑修水库,那么对该流域生态的负面影响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___,其后果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消失。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发展_________等第三产业;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时,要发展________型农业,同时可推广_________、_________等灌溉技术。
(4)a地能发展成较大聚落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雪线有____________变化,最终对流域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中国、美国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⑤是______________平原,与该地种植同类农作物的美国农业地域是___________(①②③④)。
(2)②④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已加入WTO,与美国相同类型的农业地域相比,⑤区的粮食生产最大优势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③为___________带,该农业带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5)目前美国东北部地区所需蔬菜主要由南部和西部地区供应,这主要得益于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迅速发展。

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在新疆甘肃走向中,尽量避开了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对管道选线有重要影响。
(2)下列因素中属于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_______。
A、地形类形 B、城市分布 C、气候条件 D、河流状况
(3)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A所表示的_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___________市。
(4)C处的____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充足的气源。
(5)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中部经济地带的()
A、宁、陕、晋 B、陕、晋、豫
C、晋、豫、皖 D、豫、皖、苏
(6)西气东输主线从起点到终点依次穿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
(7)关于西气东输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保护】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
材料二:高空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材料三:S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图

(1)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点,说明该点空气最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PM10夏季浓度特点形成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以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已持续三年遭受大旱,牧草生长不良导致奶粉出口量锐减,造成“奶荒”并使国际奶粉价格不断飙升。
材料二:2010年9月某日清晨,悉尼市民发现,一夜之间原本干净整洁的城市被一场“罕见”的、遮天蔽日的沙尘暴所笼罩,整个城市都陷入橘红色的沙尘之中,仿佛燃起了熊熊大火。这场“罕见”的沙尘暴席卷了澳大利亚东部,海港运输暂停。新南威尔士州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空气污染指数高达4164。(通常空气污染指数超过200就被认为存在危险)
材料三:世界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图(图中黑色部分为沙尘暴多发区)。

(1)澳大利亚的旱灾除了对世界奶价造成影响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有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为什么这次沙尘暴“罕见”?并解释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