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巴黎公社失败时 B.世贸组织成立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作为现代宪法的基础的一些普遍原则,即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已在新英格兰的法律上得到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这些原则是:人民参与公务,自由投票决定赋税,为行政官员规定责任,个人自由,陪审团参加审判。所有这些,都未经讨论而在事实上确定下来。”该材料反映

A.《权利法案》确立了现代社会的自由原则
B.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现代法治原则
C.英国式的民主自由在空间上的延伸
D.英国的宪政走在时代的前列

历史总是多样的,但不同之中也偶有一致之处。17—18世纪,当欧洲各国纷纷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时,中国明清政府仍继续坚守“重农抑商”的政策,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果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
C.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 D.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

下图是新中国某时期河南省某县发行的“觉悟票”正面及背面说明,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的产物 B.人民公社时期刮共产风的产物
C.平均主义大锅饭受挫后的产物 D.大跃进运动的产物

五四时期,《东方杂志》主编钱智修感慨道:“濂洛关闽,年湮代远,不可作矣。问有如黄顾颜王之艰苦卓绝、独创学风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江永、戴震之立书著说、发明绝学者乎?无有也。问有如俞樾、黄以周之久主书院、门弟子遍于东南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李善兰、华蘅芳之精研历算、译著传于天下者乎?亦无有也。有之,则载政客为巨魁之学会及元勋伟人之政书尺牍耳。”作者为何有此感慨?

A.反对传播西学的立场
B.批判五四运动将学术思想救国导向政治救国
C.对国学衰落现状的无奈
D.批判当时学术政治化,倡导学术独立

民国某年12月15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召开了清华教授会临时会议,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共同起草了一份《宣言》,宣言中说:“夫统一之局,成之甚难,而毁之甚易,辛亥迄今二十余年,始有今日之局。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势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昭著,凡我国人应共弃之。除电请国民政府迅予讨伐外,尚望全国人士一致主张,国家幸甚。”宣言中声讨的是

A.西安事变 B.伪满洲国的成立 C.皖南事变 D.福建事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