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说明(    )

A.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指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B.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C.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企业自主权得到扩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材料中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具体史实分别是指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协调

A.南方与北方的关系 B.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C.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 D.联邦与各州的关系

马克思在一封信中写道:“世界历史也就带着很神秘的性质了,倘若‘偶然性’是不起作用的。这些偶然性的自身自然地归到一般发展的过程中去,同时为别的偶然性所补足。但是加速和推迟就非常有赖于这样的‘偶然性’,其中包括着那些一开始就站在运动前头的人物的性格的‘偶然情况’”。对马克思关于历史偶然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个人性格鲜明体现历史的偶然性
B.偶然性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
C.偶然性可以彻底改变历史的进程
D.偶然事件增强了历史的神秘性质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时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