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解:①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②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③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1)“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2)请谈谈“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中“孤”字的表达效果。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注]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

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

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唐)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 [ ],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

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外的美好愿望。

B.

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

本词将鹭鸶作为要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

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15.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小题。

意难忘·山家

[清]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 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19.词中"衰翁"的身份是 。下片中" "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

20.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 ,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

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

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