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今天天气晴朗,我凭窗远眺,但见远处正
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①啊,这儿真是气象万千! ②啊,那儿的美景真是千变万化!
③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④变成了一片云海,
⑤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 ⑥变成了许多楼台,
⑦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 ⑧古木参天,绿荫蔽日,
A.⑧⑦⑥⑤④① | B.③⑦⑥⑤④② |
C.⑧⑤④⑦⑥② | D.③⑤④⑦⑥① |
从修辞角度看,下列句子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
B.雕刻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
C.春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 |
D.这幢朴素小屋,像一只小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的《女神》、戴望舒的《红烛》、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舒婷的《双桅船》等新诗,无不折射着诗人深切的忧患意识。 |
B.《荀子》是荀子及其门人所著,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韩愈,自谓郡望昌黎,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晋陶渊明的《饮酒》,“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语出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 |
D.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中的首篇;苏轼《赤壁赋》所写的并非三国时的赤壁古战场,《后赤壁赋》中的“赤壁”才是赤壁古战场。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而且为欧洲的音乐增添了光辉。 |
B.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
C.另外,还有大约五六只左右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 |
D.村民们本来是连这个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如今却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中洗碗洗碟子了。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黑塞认为真正的教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人们找准生活的意义,以积极的心态走向未来。 |
B.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 |
C.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你的泪,你的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
D.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年,万一你倒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 |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也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
B.老舍的《想北平》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在短短的两千字里对北平的爱真是一言九鼎。 |
C.荀子的《劝学(节选)》通篇紧紧扣住“学习”这个话题和“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毫不旁逸斜出。 |
D.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语句,把赤壁深秋的景物描写得有声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