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干旱是在一定地区一段时期内近地面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水分缺乏时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地,频繁地发生于各个历史时期。干旱灾害不仅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中国大部分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
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旱灾分布示意图
⑴读图,进入2010年以来,有持续特旱灾情的省份有哪些?(2分)
城市 |
降水总量(mm) (2009.11—2010.2) |
平均气温(℃) (2009.11—2010.2) |
前期降水总量(mm) (2009.6—2009.10) |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去年 |
常年 |
|
甲 |
27.9 |
85.3 |
11.5 |
9.5 |
501.5 |
785.4 |
⑵结合示意图、统计表,简述甲城市在降水、气温方面与常年(同期)的不同及所表明的此次干旱的突出特点。(6分)
⑶干旱不仅危及农业生产,还会促使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同时也会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就以上三方面,简要说明此次旱灾给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 (6分)
图13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在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简述其分布的区位因素。
读图11“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作为农民,一般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蔬菜花卉副食品等生产。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5中,A处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C处是钢铁工业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电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2)许多与钢铁工业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集聚在钢铁工业区,其根本目的是______
。
(3)若在图中B处布局服装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4)若在图中D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5)如该城市发展石化工业,在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之间应设置______带,以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材料二图13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面图”,图14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1)材料一中“大河”两岸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图13中城市周围A、 B、 C、 D四个地区计划安排花卉业、果园、乳牛业、粮食生产,应如何对应布局?
花卉业________; 果园_________;乳牛业_________;粮食 ___________。
(3)该地区90年代初期曾大规模栽桑养蚕,后因国际市场蚕丝价格大跌,而银杏叶提取物价格看好,农民就毁桑发展银杏采叶,然而5年后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需求量锐减,农民又开始刨银杏树,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
(4)图14中横线区域部分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美国农业带分布图显示了美国农业生产______________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