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101 kPa、25 ℃时,中和热为57.3 kJ/mol,则表示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a(OH)2(aq)+H2SO4(aq)=BaSO4(s)+2H2O(l) ΔH=-114.6 kJ/mol |
B.在101 kPa、25 ℃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 |
C.pH=11的氨水和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由于NH4Cl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 |
D.在相同情况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相同浓度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④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A.②③⑥ | B.④⑤⑥ | C.①④ | D.②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有丁达尔效应 |
B.SO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
C.SiO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F溶液反应,所以SiO2是两性氧化物 |
D.玻璃和水泥属于硅酸盐材料,都用到石灰石作原料 |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
D.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 |
下列有关物质归类一定正确的是 ( )。
①强电解质:氯化氢、氢氧化钡、明矾 ②弱电解质:草酸、纯碱、醋酸铵
③非电解质:液氨、二氧化硫、苯 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