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食物网中,鹰同时占有的消费级和营养级分别是
A.次级、三级消费者;第二、三营养级 |
B.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四营养级 |
C.三、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 |
D.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 |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能量(107kJ·m—2) |
2.50 |
13.30 |
9.80 |
0.28 |
220.00 |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
A.1、3 B.2、3 C.2、4 D.1、4
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选项 |
表示内容 |
甲 |
乙 |
丙 |
A |
碳元素的流向 |
消费者 |
CO2库 |
生产者 |
B |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
血浆 |
淋巴 |
组织液 |
C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
生产者 |
消费者 |
分解者 |
D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下丘脑 |
甲状腺 |
垂体 |
下列选项中一般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
A.西北地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土地 |
下列属于群落层次的是( )
A.年龄结构和性比 |
B.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
C.水池中大鲈鱼和年龄结构和性比小鲈鱼的分布 |
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
下图表示在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天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00只,则( )
A.第10天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
B.该种群的环境最大容纳量为20000只 |
C.该酵母菌种群在0-20天内呈S型增长 |
D.0-20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