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上半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七大进展。其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部分地区启动了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我国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
| 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
|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
| C.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
| D.人类社会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 |
截止2015年3月7日,成龙主演的电影《天降雄狮》,票房6.88亿元,排在8.09亿元的《澳门风云2》之后,但影片在海外成绩相当不错,版权销售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阿联酋、泰国等的票房冠军。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习近平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告诉我们要()
| A.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
| B.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
| C.大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
| 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人生值 |
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 B.辩证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
| 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
| D.辩证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 A.对立统一规律 | B.发展的观点 | C.联系的观点 | D.实践的观点 |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2014年4月我国修订了《环境保护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原因是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②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