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冲云霄,将嫦娥二号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据此回答下列小题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2007年10月24日下午成功发射,当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从38万公里传回《歌唱祖国》雄壮的歌声穿越茫茫太空,打破了飞控大厅的宁静,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之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B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有利与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D文化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大公报》的社评说,嫦娥二号在借鉴吸收嫦娥一号的经验基础上,大胆创新,比嫦娥一号更聪明、更能干,不仅可以更准确、更快速地进入月球轨道,还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艰巨的任务,拍摄更清晰的月球照片送回地球,为未来的探月、登月行程创造更安全、更有利的条件。这说明
①实践是创新的源泉②创新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我们完全可以不需要借鉴任何外来技术,独自发展我们的航天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中国传统文化里,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她负载着悠悠的神话传说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嫦娥奔月演绎了一则美妙的神话。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 文化 多样性
C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
小张的父母积攒了1O万元钱,上高一的小张替父母拟订了一份投资计划:2万元购买国债,2万元购买金融债券,3万元存入银行定期储蓄,2万元购买股票,1万元购买人身保险。回答题。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
| A.3万元定期储蓄的利率高于2万元金融债券利率 |
| B.2万元股票的收益一定最高 |
| C.2万元国债的风险最小 |
| D.购买人寿保险不能获得收益 |
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收入属于 ( )
| A.按劳分配 | B.按劳动要素分配 |
| 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 D.按资本要素分配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解正确的是 ( )
|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
|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
|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
|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
“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这一比喻说明( )
| A.财政收入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 |
| B.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
| C.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制约着财政收入的规模 |
| D.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
在中央财政收支形势紧张的情况下,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安排高达7 284、63亿元,增加1 653、34亿元,增长了29、4%。这反映出()
| A.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越多越好 |
| B.经济发展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基础 |
| C.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 D.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目的 |
2012年10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
|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